当前位置:

最深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与脱贫攻坚的故事

来源:《求是》 作者:侯雪静 高敬 胡璐 编辑:王宇晨 2022-06-16 20:19:08
—分享—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一路走来,初心不改,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最坚定的信念、最深厚的感情致力于脱贫攻坚,为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引领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如今,中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乡村振兴如火如荼,老乡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这个庄严承诺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依然放不下。

2022年1月26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山西省临汾市。

最深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与脱贫攻坚的故事365.png

下党乡位于闽东大山深处,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开启了下党乡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图为2022年2月拍摄的下党乡雪景。 福建日报供图

“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看了你们村,新建的房子质量很好,补贴也到位,老百姓家里年货备得足,很有年味,我心里有了底。”

风雪中的足迹,铭刻着最深的牵挂。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

“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真挚的话语饱含着总书记对于贫困现状的担忧和兑现承诺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盘腿坐在老乡家的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生活上的困难,并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向绝对贫困宣战。

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从城市社区到革命老区,他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泱泱大国领航者心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永远最重。七年插队生活,他最大心愿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在河北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掉“高产穷县”帽子;在福建宁德,他探索“弱鸟先飞”的脱贫路……习近平总书记曾坦露心迹:“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一诺千金,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使命——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慰问。在当地村民吉木子洛老阿妈家,总书记同当地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温暖的“火塘对话”。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为了这个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贫困角落,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看看群众锅里煮的,摸摸床上盖的,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为了这个承诺,脱贫攻坚战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召开7次脱贫攻坚座谈会,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每年在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为了这个承诺,党和国家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宁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

一诺千金,是对历史负责任的勇气担当——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最深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与脱贫攻坚的故事1691.png

宁夏西海固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宁夏调研对口帮扶工作,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2002年,闽宁村发展成闽宁镇。经过20多年不懈苦干,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图为2022年5月15日拍摄的闽宁镇原隆村。 中新社发 袁宏彦/摄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一诺千金,是党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集中精锐力量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一诺千金,是实现伟大复兴的矢志不渝——

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面对脱贫攻坚倒计时显示屏,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外客人的解释简明而坚定:“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初心、恒心、决心和信心。

最坚定的信心来自最深的牵挂,更来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来自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人民军队等都积极行动,开展定点扶贫,所有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都有帮扶单位。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形成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2020年新年贺词中的这段话,激动人心。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千年梦想,今朝梦圆。

“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考察。“要建档立卡摸清每户致贫原因,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六个字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引领脱贫攻坚伟大决战,走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精准施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扶真贫——

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次扶贫考察都要查看贫困户的《扶贫手册》,都要问吃穿、看住房、关心教育和医疗。

2016年4月24日,在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汪能保家,习近平总书记拿过他家的《扶贫手册》,关切地询问:“一年吃高血压的药要多少钱?”他叮嘱当地干部,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班彦村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村民吕有金家,习近平总书记拿起《扶贫手册》和《贫困户精准管理手册》仔细端详并感慨:“手册用得多了,比较旧了!”村民们搬迁之后做了什么?有何出路?百姓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最深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与脱贫攻坚的故事3677.png

日出美如画。图为2022年2月24日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雪后日出。 新华社发 龙恩泽/摄

“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精准扶贫落实得怎么样?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奔波,换了3种交通工具,来到距北京1800多公里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在村里院坝就开起了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挑战充满警醒:“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

对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清晰的谋划:“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要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

算脱贫账,为贫困地区“把脉”支招谋发展——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阔别多年的梁家河。得知坡地上种植的苹果亩产4000斤,能够收入2万多元,总书记非常感慨。

2019年5月,延安各县整体脱贫摘帽,苹果真正成为“致富果”。

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扶贫考察,都强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

2017年春节前夕,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贫困村德胜村。习近平总书记坐在村民徐海成家的客厅里,从小账本上指出了增收的门路:“马铃薯是个大产业。”“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扶贫扶智,关心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举措。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总书记放心不下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最深的牵挂,最深情的关怀。

为了“扶智”,他看实情——辗转3个多小时来到重庆大山深处的中益乡小学,仔细察看师生食堂的餐厅、后厨,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为了“扶智”,他想办法——“对贫困山区,要乡村教师进去,或者让孩子们在外面寄宿。对实在太偏远的,可以不搞集中住宿,为了到寄宿点,孩子要走几个小时的路,很不安全。可以派教师进去,把待遇搞得好一点,搞轮换制,把这样的经历作为教师提级的一个重要依据”。

为了“扶智”,他提期望——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谆谆叮嘱年轻人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推动扶贫减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这是史无前例的精准到人,明确“帮扶谁”:8年时间,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

这是举世罕见的精准组织,明确“谁来帮”: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

这是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明确“怎么帮”: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这是审慎科学的精准评估,明确“如何退”:制定“时间表”,引入第三方,聚焦内生力和发展力……创新构建最严格考核评估体系,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回首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驰而不息接续奋斗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得知村民们发展林下经济,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笑着对老乡们说:“扶贫和振兴要衔接上,这边是巩固扶贫成果,这边是迈出振兴第一步。”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干部群众发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驰而不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压茬”部署脱贫之后的工作:

“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

“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

“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贵州的苗绣、蜡染;福建的茶、沙县小吃;广西的葡萄、螺蛳粉;河南的月季、艾草;青海的藏毯……几乎每次考察,总书记都要调研当地产业发展。

产业连着就业,就业是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另一个关键——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乡村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推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的葡萄园。得知科技特派员在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发展上起了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感叹,“我在福建时就抓科技特派员,现在全国都在推广。农业技术人员就是要下沉到农村基层来,就是去干具体的出实际成果的事情”。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老乡的生活环境是新生活的重要体现——

“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期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问诊把脉”。

农村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习近平总书记眼里,改厕这件“小事”联系着大民生,地方考察时在农户家要看,全国两会下团组共商国是时要问,并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

执笔:侯雪静 高敬 胡璐

来源:《求是》2022/12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来源:《求是》

作者:侯雪静 高敬 胡璐

编辑:王宇晨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十八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