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木屋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之间,萦绕的薄雾给苗寨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里,常可见游客凝神聆听导游讲解,或在“精准扶贫”的标语旁留影。冬日的乡村生机勃勃。
不久前,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包括十八洞村在内的7个中国乡村入选。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八山二田水,地无三尺平”的十八洞村,经过多年发展文旅,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科介绍,目前,将近一半村民从事民宿、农家乐、餐饮、直播带货等文旅相关工作,文旅产业已是村里的支柱产业。2023年,十八洞村接待游客8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74.5万元,带动周边3万余人就业增收。
十八洞村的故事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村里和国外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多。2023年,“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在村里举行,多国嘉宾齐聚一堂。主论坛上,十八洞村与老挝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市听松村签署缔结“国际姊妹村”意向协议。如今,每个月都有国际友人前来,见证十八洞村的发展成果,学习脱贫攻坚经验,感受苗族非遗传统文化。十八洞村也通过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等方式,积极向世界展示全新面貌。十八洞村正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新图景的一扇“窗口”。
苗绣的扇子、枕头和养生锤……十八洞村的苗绣生产基地里,各式苗绣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介绍,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十八洞村,他们对苗绣手工艺品很感兴趣。“苗绣上为什么绣了4只蝴蝶?”“蝴蝶是苗族的图腾,象征福在眼前,四方来财。”“扇子上的图案为什么有鸟有花?”“鸟叫了,花就开了,寓意花鸟呈祥”……通过与外国游客的交流,石顺莲和绣娘们也在传播着中国文化。
2023年,村里的苗绣企业实现产值达50万元。如今,苗绣作品已作为礼品,出口到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国。石顺莲所在的合作社还带动附近的马鞍村一起致富,新的一年,她希望有更多附近村落的妇女加入苗绣工艺品的制作,让苗绣被更多外国游客所熟知和喜爱。
新年在即,展望未来,龙科表示,十八洞村将继续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周边片区群众共同富裕,走好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迅 刘发为
编辑:田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