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苗族鼓舞

来源:时刻 编辑:陈珏 2022-11-01 10:16:18
—分享—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花垣、吉首、凤凰、泸溪、保靖、古丈等地区,约100万人口的苗族鼓舞文化圈。

在湘西,苗族鼓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作用。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赶秋”、“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苗族学者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利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号角起到了号召与激励民众的作用,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苗鼓更是成了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及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湘西苗族鼓舞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时刻

编辑:陈珏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十八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