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黛,江水如碧,飞檐翘角,你对一座小镇的所有幻想,边城茶峒都有。
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来湘西的游客又多了一种快速便捷的出行选择。
以“边城”命名的机场,那么落地后的第一站,当然要去边城,去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城,去感受边城淳朴的民风和如画的风景。
从湘西边城机场出发,可以乘坐机场巴士到花垣县城,然后转乘花垣至边城的客车。沿途可稍作休息,拭去旅途中的疲劳,也可以尽情欣赏湘西的绿水青山,不多时,便能到达边城茶峒景区。
边城镇位于花垣县西部,清水江穿镇而过,西与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和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相接,北与秀山县峨蓉乡隔河相望,是湖南省的西大门,也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不但景色秀美,而且少数民族地域特色鲜明。
沈从文在书中描写:“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女孩就是翠翠,黄狗唤作“大黄”,如今景区里也养着一只“大黄”,还有一名解说员扮演翠翠,当你在茶峒闲逛时,说不定就会偶遇她们,然后被领进沈从文的书中。
沿青石板路穿巷而过,一幅水墨丹青在眼前徐徐展开。清水江还是沈从文笔下那般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好似一块流动的翡翠,但你低头看向河底,又能见着水底的石头、招摇的水草,河中游鱼来去仍皆可以计数。
江上游船来来往往,游客和船夫的脸上都带着笑意,船夫会给游客讲述《边城》的故事,也会跟他们侃侃而谈茶峒这些年的变化。
树荫下的水边往往是最受欢迎的,有孩童在这儿玩水,也有旅拍者在这儿取景,还有拉着手风琴的人,在给悠闲聊天的人们伴奏。
在茶峒古码头,“拉拉渡”渡工询问着“都上船坐好了吗”,待大家都坐稳后,渡工一脚蹬地,一脚蹬桅杆,“哎嘿”一声就发船了,凭着一根带凹口的木棒在一条贯通两岸的铁缆上来回拉拽,将一船人送到对岸。
每天载着一船船人在边城茶峒和洪安来回穿梭,渡工的手上满是老茧,船上的桅杆也被铁缆摩擦出一道道光滑的凹槽。这是岁月,也是边城。
从码头沿石阶上行,便是民国风情街,可以到“元珠米豆腐专店”吃上一碗点缀着翠绿葱花的米豆腐,这家老字号的米豆腐,身价从当年的“一毛钱一碗”,涨到了现在的“五块钱一碗”。
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渡江指挥所中,一样样老物件庄严而骄傲地陈列着,闪耀着“长征精神”。
穿过沈从文旅居地,下到沿河街上,餐馆临街厨房的大锅里炖着“角角鱼”,香气溢满街道,从这香气中,你都能闻出酸酸辣辣汤底中鱼肉的鲜嫩。坐在街边吃上一锅鲜美的“角角鱼”,还能看见河对岸的翠翠岛。翠翠岛被水环绕一圈,又被树环绕一圈,树隙间,一本打开的《边城》书样造型的雕塑倒扣在翠翠岛上,旁边的翠翠雕塑望着白塔下家的方向。
最后,你会来到一块石碑前,在这儿发一条“今天跑了三个省,行程真满”的微信朋友圈,以这块刻着“一脚踏三省”的石碑为证。
这就是边城,依然如画,依然淳朴,依然是沈从文笔下的模样。
来源:团结报
编辑:张立